香油具有浓郁或显著的芝麻油香味,因以芝麻为原料,故称“芝麻油”、“麻油”。古人把芝麻叫做“胡麻”、“脂麻”,称芝麻油便是“胡麻油”、“脂麻油”。
香油的制作过程:
1、清洗。先把散装白芝麻倒入容器里,用流动水进行清洗。
2、炒糊。把洗净的芝麻装进炒炉内,不断加热炒制,直到白芝麻被炒熟表面发红,并且有香味飘出。
3、磨制。通过传送带将炒糊的芝麻倒入石磨中,完全磨成糊状。
4、取油。这里使用的取油方法是传统的"水代法",糊状的芝麻倒入大型容器内,一边用机器不断搅拌,一边加入开水,水分均匀渗入糊状芝麻后,会将油脂代替出来。然后再对油进行振荡,由于水的比重高于油脂,一段时间以后,油脂便浮到容器上部,水和杂质沉到底部。
5、沉淀。振荡完毕后,容器表层的油脂还不是最终的香油,得把它们送入油罐储存,静置沉淀20天左右,才能得到市场上见到的那种清亮没有杂质的香油。
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国家强制性标准
GB-《芝麻油》产品标准,适用于芝麻香油(香油、麻油、小磨香油)、成品芝麻油和芝麻原油。其中规定,芝麻油不得掺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若在芝麻油里添加了其他的油,则不能称之为芝麻油。
一、伪劣香油的加工工艺“伪劣香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香油,伪劣香油也就是勾兑香油。勾兑香油有的就是用芝麻油香精勾兑色拉油,产生香油的香味,而实际这种香油根本不含芝麻油,这种方式勾兑出来的香油危害最大,因为芝麻油香精属于化学合成产品,消费者食用或滥用芝麻油香精制作而成的香油,可能会对人体的脏器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再就是用少量的芝麻油勾兑大量的色拉油,然后再加入白糖(增加粘稠度),色素(增加颜色)等,这样也能制作出勾兑出香油。实际真正的香油应该是%由芝麻加工而成,一斤纯芝麻油(即香油)的成本在18元以上,但流入农贸市场和餐馆的一些散装香油,每斤的价格比芝麻还便宜。据了解,受生产工艺所限,两斤多优质芝麻才能产出1斤芝麻油,因此超低价格芝麻油十分可疑,甚至可能是用普通食用油混合香精勾兑出来的。按照目前芝麻零售价为每斤7-8元来算的话,每斤香油的成本价最低也在18元,这还不包括水、电、煤、人工、包装运输等费用,加上这些的话,成本为每斤20元左右。外面卖的10多元一斤的香油,怎么做出来的不好说,有可能是勾兑的。装在瓶里,老百姓肉眼确实很难分辨,最简单的办法,看价格,总不能比芝麻还便宜。二、可能添加的有毒有害物质----香精、化学合成人工色香精的酯类、醛类、醇类、酮类、酚类等等,有些品种可引起慢性中毒,甚至能致畸、致癌,因此,家庭中也不宜使用香精。并且在勾兑的香油中添加香精会产生残留溶剂,这种溶剂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苯、芳烃、硫等物质,对人体神经系统、脏器会有一定伤害,使神经细胞内类脂平衡失调,导致各种人体机能紊乱,食用油中溶剂残留量过高,长期食用会导致人精神麻痹甚至瘫痪。勾兑香油中含有大量化学合成人工色素(着色剂)等物质。人工色素中含有偶氮苯类等物质,在人体内慢慢累积,长期会产生毒害作用。人工色素能诱发肝癌,会对消化道、膀胱等造成损害。还可引起低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接触人工色素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容易导致皮炎,通过呼吸道吸入后也可引起哮喘等疾病。三、涉嫌罪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对香油的相关规定,香油中不得掺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两高”《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食品加工、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适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
审核
孟祥玖
编辑
鲁艳波
信息来源
食药环侦大队
发布
宝山公安分局政治处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