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麻油 > 麻油形态 > 正文 > 正文

如何消灭蟑螂为什么蟑螂不能踩死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7 17:34:58

每到夏天,家里总会出现蟑螂的足迹,尤其是南方地区的蟑螂,不仅个头比北方地区的蟑螂大,而且还能在家里飞来飞去,所以刚到南方的北方朋友总能被这一景象所震惊。

以前我们一见到蟑螂就会立马拿拖鞋拍死,以解心头只恨。但现在也有一种说法是,如果在家里见到蟑螂,不要立即打死,因为蟑螂被拍死后产生大量的卵虫,之后会产生有更多的蟑螂。也有人说,蟑螂可以打死,只不过打死之后要立即清理它的尸体。那蟑螂到底能不能踩死呢?蟑螂真的是打不死的小强吗?

蟑螂,泛指属于“蜚蠊目”(学名)的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俗称蟑螂,是常见的医学昆虫。蟑螂体扁平,呈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翅平,前翅为鞘翅,后翅为膜翅,前后翅基本等大,覆盖在腹部的背面。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但能疾走。属于不完全变态,其产卵于卵鞘内。蟑螂的种类大约有种,其中约50种是害虫,我国约有种,常见的室内蟑螂大约有10种。蟑螂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生活在野外或室内。

蟑螂的习性有哪些?

蟑螂喜欢在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居,这也是蟑螂孳生所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而我们家里的厨房和客厅都满足这些条件,甚至在我们房间,也常常能发现蟑螂的足迹。蟑螂是杂食性动物,食物种类非常广泛,并且蟑螂还嗜食油脂,尤其是香麻油,糖类也是蟑螂的最爱,除了食物,书桌、衣物等也是蟑螂喜欢咬食的,但不同种类的蟑螂,食性有一定的差别。

由于蟑螂四处爬行,无所不吃,所以它们很容易沾染和吃入病原体,并将它们向周围传播开来。

蟑螂对我们有哪些危害?

蟑螂的活动和繁殖,与其他昆虫一样,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蟑螂的季节消长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现为种群或群落数量的变化。此外,蟑螂可携带致命的细菌或病毒,也可作为多种蠕虫的中间宿主,也有蟑螂体液和粪便引起过敏的事件,那既然蟑螂有这么多危害,我们平常看见蟑螂要不要直接打死它呢?

为什么蟑螂不能踩死?

很多人发现把蟑螂踩死之后,过几天会出现更多的蟑螂。或者是蟑螂已经被踩扁了,但没有及时处理,第二天就发现它不见了踪影,这是为什么呢?

踩死之后冒出更多的蟑螂,是因为你可能踩死的是一只即将临盆的雌蟑螂。一只蟑螂会经历由卵到若虫再到成虫这三个阶段,雌成虫在羽化一周左右后就能性成熟,并开始交配,雌虫交配一次就可以终身产卵,雌虫会将虫卵产在虫鞘里,德国小蠊的雌虫一次可产卵30-48个,它们会将卵鞘一直托在尾部随身携带,直到孵化成若虫。美洲大蠊则只会将卵鞘携带一段时间,随后会将卵鞘藏在一个十分隐秘的角落。所以当我们踩死的一只蟑螂很可能就是即将孵化成若虫的德国小蠊雌虫。

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踩死的一只雌虫蟑螂,它的卵鞘也很难不被破坏,所以里面的若虫很难再继续孵化。但如果我们在踩蟑螂的时候,没有破坏它的卵鞘,那么里面的若虫就会侥幸存活。

此外,用脚踩死蟑螂,还可能会使蟑螂体内的大量病毒病菌和虫卵四处扩散,对我们造成危害。那么既然蟑螂不能直接踩死,应该采取怎样的办法消灭它呢?

如何有效消灭蟑螂?

最直接的就是用蟑螂纸去粘蟑螂,此外还有杀蟑胶饵,虽然速度比较慢,但相对来说安全性更高一些。

此外蟑螂喜暗怕光,昼伏夜出,白天它们都隐藏在阴暗避光的场所,比如一些洞穴和杂物的角落里,一到晚上,特别是在光灯之后,它们才出来活动,出来做什么呢?找食物、寻配偶或者就是出来溜达溜达。不同的蟑螂种类,活动高峰期也不同,比如德国小蠊从19点开始活动,21-22点为活动高峰,在次日凌晨2点还有一个小高峰,直到早上5点就会消失。所以在它们活动高峰期开灯搜寻,也有一定效果。

蟑螂还喜欢群居,它们在一个栖息点,可能有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蟑螂,这主要是信息素的诱集作用。蟑螂的成虫和幼虫都能分泌一种“聚集信息素“,它由直肠垫所分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

在蟑螂栖居的地方,常可见它们粪便形成的棕褐色粪迹斑点,粪迹越多,蟑螂聚集的也多。由此可见,在蟑螂防治中,做好卫生清洁工作是清除蟑螂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

蟑螂当然不是打不死的小强,只要我们保证一脚击中它的卵鞘,并且及时清理它的尸体,还有重新洗一遍踩死蟑螂的那只鞋,就可以啦!不过既然这么麻烦,那为何不做好卫生工作,或者用更科学的办法去消除它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ayoua.com/myxt/12714.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麻油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