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付大芬的讲述,我感受到了她的言外之意,仿佛这些返乡的织金人,他们返回家乡后,来吃荞凉粉,吃的是家乡的名小吃和老味道外,也是追思一种割舍不去的乡愁记忆。
李新春摄
织金陈记荞凉粉,被织金县人民政府授予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荞凉粉制作技艺”则由毕节市人民政府发布,被毕节市文体广电旅游局授予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新春摄
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千城百味——贵州织金的名小吃荞凉粉》节目中,介绍了织金县的陈记荞凉粉,它的解说词,是这样描述织金荞凉粉的:“在贵州织金,有一道充满乡愁味道的名小吃——荞凉粉,坚守着传统手工的每一道工序,保持着那一份难得的老味道,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成为了织金人百吃不厌的家乡美味。……贵州织金荞凉粉,酸辣爽口,在冰凉与热辣的鲜香中,是织金人味蕾上的乡愁记忆!”附:织金荞凉粉概况01一、概述织金荞凉粉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的特色小吃,是织金人极喜爱的一道传统小吃。以“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而名扬四海。其口感香辣爽口、细腻丝滑,具有生津解暑、清凉降火的功效,是当地居民必不可少的解暑小吃。织金荞凉粉,主要食材:荞麦口味,辣香爽口,辅料,麻油、花椒油、酱油等。02二、吃法食用时翻倒出来置于案板,用特制的刮子把荞凉粉刮成细长条装在盘子里,用另一小碗放入酥黄豆、酸萝卜丁、黑大头菜丁、芜荽、葱花、红油、麻油、花椒油、织金本地腐乳、酱油、醋、姜汁、蒜水、味精等调料兑成蘸水,用荞凉扮蘸着食用。03三、蘸水调料辣椒,酥黄豆、、芜荽、葱花、红油、麻油、花椒油、霉豆腐(自制腐乳)、酱油、醋、姜汁、蒜水、味精。蘸水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霉豆腐,霉豆腐可以说是荞凉粉蘸水的“灵魂04四、制作方法荞子成熟后,晒干,磨碎放进水中搓洗几遍它是将甜荞麦磨浆等盆里的荞浆澄清后,去掉上面的清水,留下浆汁,再放入沸水中搅拌,熟后倒入小盆里晾干凝固即成。灶里的燃料只能用碳,这样才能保证凉粉的质量。把成块的凉粉团变成凉粉丝得用上一种特殊的工具,叫“凉粉插”。凉粉插多用薄铝皮制成,形状呈月牙形,中间的小孔,也呈月牙状。民国时期做这种工具的人家,有孔令明、王占春、王孝廉等。插凉粉丝的时候,力量要均匀,长度要适中。插好的凉粉丝,一层层叠放于碟盘中,呈星状,既美观,又方便取用。05五、小吃的历史传说据说,在平远(今织金)有一知府因常年办公劳累,一时感觉头脑昏昏沉沉,卧床不起,茶饭不思,旁边师爷看着心疼。正在此时,伺从说城东有一人家,卖的荞凉粉很有名气。师爷听罢,立即派人去买了一碗荞凉粉,来尝尝,看看如何。说也奇怪,知府吃了头一口,又要吃第二口,越吃越有滋味。不知不觉竟把一碗荞凉粉吃得干干净净,还觉着有些不尽兴。第二天,知府又吃了满满一大碗。三天过后,知府竟然精神焕发,食欲大增,病愈如初。他喜不自禁地说:“这荞凉粉味好啊!”为感谢这家荞凉粉的治病之举,知府派师爷去邀请这户人家的大儿子来衙门当差。“当不了嘞,当不了嘞!”这户人家大儿子连连摇头,憨乎乎地笑着说,“我斗大字不识一个,当不了差事,我喜欢在家卖荞凉粉喽!”知府点了点头,微微一乐,脱口而出:“那就送你荞麦二十斗,在家当个荞凉粉王吧!”“好嘞,好嘞!”乐得小伙喜笑开颜。这事渐渐传开以后,许多人登门拜这家人为师,要求学做荞凉粉的手艺。后来,他家大儿子成了远近闻名的“荞凉粉王”。文:王应军李新春赵朝成陈翊马钰
图:王应军
编辑:吴芳
编审:杨廷兵秦恒
监制:李德品
投稿邮箱(bjtvysb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