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唐河“烧鸡哥”:小烧鸡做出大文章
消费日报网讯(李跃武赵从顺曹宗权)河南省唐河县郭滩镇因为烧鸡出名,在这个小镇上,不但有七、八家老牌子的烧鸡,就是十几家开饭店的,都有自己的烧鸡。但要论起告别家庭作坊方式,上规模,上档次,把小烧鸡做出大文章的,只有李海举一人。
“烧鸡哥”是李海举烧鸡的注册商标,他的烧鸡彻底告别防腐剂,只用几十味中草药保鲜,可放至10个月色、香、味都不会改变。
正是靠着矢志不渝一股钻劲,“烧鸡哥”李海举把小烧鸡做出了大文章。
矢志不渝做烧鸡
李海举十几岁就跟着开饭店的姐姐打工,但始终不知道烧鸡卤料的配方,后来自己开饭店时只好拿人家卤好的烧鸡代卖,不甘受制于人的李海举开始琢磨自己做烧鸡。
郭滩烧鸡成名已久,自然有其特色,讲究色香味俱佳,先用油炸定型,再用卤汤入味,当然各家的卤汤都有其独特的配方。
由于没有配方,李海举只好按照大众做烧鸡的方法试验。第一只烧鸡做成后,外边烂熟,里边却是夹生的;再做,熟是熟了,味道可不怎么样;如此反复,却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大伯看在心里,被他的倔劲感动了,交给他一个配方,说是李家前辈留下的。李海举喜出望外,按照配方制作,果然色香味俱佳,骨、肉、皮一个味,一举成功。
从此,李海举的饭店开始卖自己做的烧鸡,从每天的三、五只,到后来名声出去后供应镇政府招待用,渐渐在郭滩有了一定的名声。
为真空包装求助副省长
为了把当地的烧鸡产业做大做强,郭滩镇政府组织大家到全国闻名的“道口烧鸡”所在地河南滑县考察,这是李海举第一次接触“品牌”、“商标”、“真空包装”这些新鲜词,工业化生产、一条龙的包装过程让他大开眼界。
回来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注册了“银郭”商标,一开当地商标注册的先河,随后又到河南双汇火腿肠企业考察真空包装技术。人家说,想弄这个技术,得到省里找专家;至于找那哪个专家,怎么找,人家没说。
年开春,带着镇政府开的介绍信,李海举进了郑州,直接来到河南省政府,编个理由竟然进去了。他直闯抓农业的副省长办公室,凭着副省长的一个电话,来到省农科院,但遗憾的是,农科院没有这项技术;没办法,他硬着头皮再折回省政府,找到主管工业的副省长何竹康,同样是一个电话,让他到省食品研究所,这回可算是找到地方了。
就这样,交了三万元技术转让费,拿到了三年真空包装技术的使用权。实际上,带上专家来回费用以及其他费用,李海举说他三年花了不下10万元。现在看来,当时先进的配方无非是日后大家耳熟能详的防腐剂:山梨酸钾、过氧乙酸、亚硝酸盐等化学原料。
几年过去了,当郭滩镇其他家的烧鸡最多不过保鲜几天的时候,李海举的真空包装烧鸡可以保持一年。投入当地超市后,创下了单月销售50万元的记录。
异想天开的“中草药保鲜”
按部就班不是李海举的本性,喜欢琢磨的他经常干出些在别人眼里异想天开的举动来。
他参加完一个中药调味食品研究会后,突发奇想,烧鸡是不是也可以用中草药保鲜?
他开始悄悄试制,加入中草药保鲜的烧鸡放置十个月后拿出来让人品尝,竟然和平常新鲜的烧鸡没什么两样,依然鲜、香;当他把样品送到省食品研究所时,大家都不相信,就把送来的烧鸡放置5年后再拿出来,只是水分少了,其他竟然没有任何改变。
后来,李海举的烧鸡全部加入了上等的中草药卤制,外皮刷以上等的芝麻油,看起来金黄色很有食欲,“咸、香、稀糊(烂)”是其特色。
而他做的烧鸡的品种在分类上也有土鸡、柴鸡、草鸡等,既有整只也有分类包装。
“烧鸡哥”创建扶贫车间
如今,在李海举的烧鸡包装盒上,“烧鸡哥”三个字十分醒目。在当地同行中,他不仅率先注册商标,把烧鸡通过互联网卖给外地,还是第一个突破家庭作坊,采用机械化工艺生产烧鸡的第一人。
在郭滩镇省道公路边,“烧鸡哥扶贫车间”七个大字十分醒目,这个占地12亩,投资多万,年产值多万的现代化车间,是“烧鸡哥”践行“致富不忘本,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号召的真实写照。
在郭滩镇政府的主导下,烧鸡哥”主动吸纳10个贫困户在这里工作,他们每月收入都在元以上;他还创建银杏苑养鸡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吸收贫困户为基地会员,贫困户与公司签订协议,贫困户利用到户增收资金购买公司种苗代养,公司技术指导,回收加工销售,这种模式辐射带动了郭滩镇周边农户致富;他还利用小额贷款给贫困户增收,与10户贫困户签订协议,使他们每户每年分红元。
“烧鸡哥”李海举说,他希望把小烧鸡做大做强,让全国人都能吃上他的烧鸡;同时,带动家乡人民致富,为扶贫大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