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最大区别,隐藏在火锅店的蘸料里。
广东人只一盘清爽酱油,潮汕人偏爱沙茶小料,吃海鲜少不了糖醋海鲜汁,吃羊肉不能缺一点韭菜花,北方人一碗麻酱吃遍天下宴……
但到了重庆火锅店,在那碗简单的麻油蒜蘸料里,一切配料都化作浮云。
如果有人问,如何冒充重庆人?
先学会重庆言子,在吃火锅的时候配上一碗简单的蘸料再议
一碗蒜泥油碟的一生
重庆人对于传统油碟的“敬重”,还体现在对麻酱蒜的精挑细选上。
油碟好不好吃,要先看蒜好不好。
而要看蒜好不好,就要多方位进行考察,讲究、细致程度完全不亚于喝红酒要从如何选蒜开始。
看似平凡的蒜,需要先经历过筛、去皮、洗净、剁碎等层层工序。
过筛是为了挑选成熟饱满的蒜;
去皮露出蒜本身,挑选是否有烂掉的部分,把空皮和秕粒踢出队伍
洗净浸泡才能去除身上的浮尘;
剁碎是为了更好的让蒜泥与麻油充分相遇,产生“化学”反应……
蒜泥油碟,是重庆人的一种情结
据传,重庆人“蘸蒜泥”的习惯,是之前为了避除牛心肝肺的味道。
虽不知传言有几分可信,但重庆人爱蘸蒜泥油碟确实是由来已久的生活习惯。
然而近年来,各种地方菜的风靡让蒜泥的地位摇摇欲坠。
北方的麻酱来势汹汹,老北京铜锅涮肉的清水葱姜锅底在它面前就略显单调。
麻油、蒜泥、香菜、葱这样简单的蘸料搭配也渐渐被各种网红油碟所取代。
但蒜泥油碟在更多人心目中的地位,并不只是佐料那么简单。
满足口腹之欲以外,它也是故乡和家的味道。
一锅火锅,一碗蒜泥油碟。
吃上一口,满口留香,火锅的辣也在麻油的包裹中温柔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