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绝·毒·品·利·国·利·民
珍爱生命
健康生活,远离毒品
你知道毒品到底有多少种吗?常见的毒品有哪些?生活中有哪些伪装的毒品?这些毒品又对人们造成了怎么的危害呢?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早已知晓毒品的存在,也明白毒品是需要绝对抵制的。但是如今许多的伪装毒品让人防不胜防,它可能是一颗药丸,也可能是一杯饮料甚至可能是一枚邮票,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中招。
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学习关于毒品的分类以及毒品的危害。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关于毒品的小知识吧!^_^
什么是毒品
毒品
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这里的药物一词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与医疗用药物是不同的概念。
毒品的分类
一、按来源分类: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合成毒品。
天然类毒品是指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常见的主要有大麻、鸦片、麦司卡林等。
大麻
合成毒品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的一类精神药品,它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的有兴奋作用、有的有致幻作用,也有的有中枢抑制作用。又因为是近二十年才在中国出现滥用,并且多发生在娱乐场所,所以又被称为“新型毒品”和“俱乐部毒品”。常见的主要有冰毒、麻古、摇头丸、K粉等。
各类新型毒品
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海洛因,大麻烟,大麻油,可卡因等。
二、按毒品对人中枢神经作用分类: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
三、按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分类:传统毒品、新型毒品。
四、按毒品的自然属性分类: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毒品的危害
我们都知道毒品对人类有着巨大的危害,但是我们对这种危害可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毒品带来的危害数不胜数,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以下几类:
1.容易成瘾
吸食毒品会让人产生一种快感,容易让人从心理和生理上对它产生一种依赖,让吸食者成为毒品的“奴隶”。并且会让吸食者有非常严重的暴力倾向,疼痛感觉反应迟钝。
2.危害身体健康
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等新型毒品后最常出现的后果是兴奋、躁动和类精神病样症状。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冰毒和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可以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直接的损害作用,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出现急慢性精神障碍。一次或几次过量服用苯丙胺类兴奋剂等新型毒品常导致急性精神障碍。长期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可以导致慢性精神障碍,又称为苯丙胺性精神病,类似精神分裂症,以犯罪妄想、迫害与被害妄想表现明显。研究表明,82%的苯丙胺滥用者即使停止滥用8至12年,仍然有一些精神病症状,乃至精神分裂,一遇刺激便会发作。
3.传播疾病
吸毒成瘾后,吸毒者一般就会失去工作以及生活的兴趣和能力,为了获得毒品不顾一切。很多吸食者都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吸毒,而且吸毒者私生活一般都比较混乱,这些都很容易传播疾病。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类疾病。
4.社会危害性
受毒品所致的中枢兴奋、致幻和抑制作用的影响,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出现兴奋、狂躁、抑郁、致幻(尤其是被害妄想)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和艾滋病、性病传播等一些列社会问题。
近年来全国毒品滥用问题发生新变化,呈现滥用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人员比例下降,滥用合成毒品人员比例上升,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滥用合成毒品问题突出,吸毒人员低年龄化趋势明显,因吸毒引发的抢劫盗窃、自伤自残、暴力伤害、驾车肇祸等案件事件不断增多,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
吸毒前后的变化
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威胁。据联合国的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达亿美元以上,毒品蔓延的范围已扩展到五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全世界吸食各种毒品的人数已高达2亿多,其中17~35周岁的青壮年占78%。“远离毒品,关爱未来”,对每一个人而言,这决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无论是出于主观还是客观,有些路,永远不能走;有的错,永远都不能犯!!!
出品
北航红十字会
文案
北航红十字会健推部
排版
韩宁
封面
陈乐天毕清榕
图片
来源于网络
北航红十字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ayoua.com/myxw/1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