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油的更新频率是根据我玩一个游戏有一定的时长而且这个游戏本身就有东西可以拿出来说的,比如疫情期间也玩了百来个小时的《大蛇无双3》我就没什么好说的,如今我玩《动森》也有五十多天了,我觉得已经是一个可以聊聊这游戏的时间节点了。
《动森》全名《集合啦!动物森友会》,是世界的主宰任天堂发布在自家主机上switch的一款过日子的游戏,具体的我也就不说了,毕竟已经火出圈一段时间了,各种各样的文章、视频大家也看了很多了。
《动森》或者说是任天堂依然活跃在游戏舞台的游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那些可以量化的参数(游戏容量、画面表现、演出数量、文本量),都不是业界最好的,或者说和它本身带给我们的游戏体验不成正比,由此,很多很多做游戏媒体或者自媒体的都不敢系统性对任天堂的游戏做一个解构或者高度系统化的去评价任天堂的游戏,没有一个编辑敢说自己能够解释得清楚为什么任天堂游戏好玩的地方在哪?最多的只是从冰山一角去解出极高游戏体验的密码的一到两个,而整个密码需要多少位没人说的清楚,也许连任天堂的开发人员们都不清楚。
所以,这篇文章也同样没法告诉你们为什么任天堂的游戏就这么的好玩。
当然,只有任天堂敢告诉别人“没人比我更懂游戏”
为什么比起其他游戏我往往会用小时来作为游戏时长的计量单位而《动森》是用天作为计量单位,玩过的朋友你们想想,首先《动森》的游戏内时间是和显示时间一致的,无论是天亮天黑、商店的营业时间,甚至鱼类和昆虫的刷新界限,都是现实时间,各个活动的时间也是如此,比如昨天的世界博物馆日,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也有相关活动,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季节性活动。
再看看以天为单位的日常:两个树上掉落的家具、4个地上的化石、建筑物搬迁和坡道桥梁的搬迁拆建、浇花和稀有资源岛也是也只能去一次。每个小动物每天只能送一件礼物、早中晚各有一个小动物在做东西。
所以这些事情做完某种意义上你今天能在《动森》里的劳作就做完了。
而且《动森》这游戏几乎没有list,没有一个逼迫和催促玩家去完成的目标,就算是房贷,如果你真不还,也不会有gameover,没错,这游戏没有gameover。可能有些和我一样从FC时代过来的玩家会说,既没有游戏目标有没有gameover,那么这还能算一款游戏么?
Emmmmmmmm
在电子游戏的名字解释里好像就没有说一个游戏必须有游戏目标和gameover吧!
这让我想起了《南方公园》有一集二爹为了看刑侦纪录片,而去学习玩《我的世界》,里面有个桥段就是大人们吐槽:我根本就知道这个游戏要我干点什么!
“你要玩这个游戏先得砍掉这个树!”
所以当一个游戏既没有游戏目标,有没有机制在催促你去玩,怎么还会因为这个游戏带来的社交压力被逼的发酒疯:“我这辈子可能都不会有漂亮的岛了”(那个视频真的好好笑)。我个人是没法感同身受的,但从这五十来天的“网络观察”来看,《动森》的网络爆红也是有社交媒体的推动作用的。
首先先泼一盆冷水,所谓的网络爆红也只是主机玩家这个圈里的网红而已,比起罗志祥肖战这些真正爆红的差的太远了。只是我们变得只需要获取我们关心的信息才导致的假象(这个也是我时常强调的大数据培养信息收集习惯。)如果不是疫情,恐怕我买swicth除了玩俄罗斯买的唯一的游戏就是《任天堂明星大乱斗》了,大家的社交需求就从户外转到线上了,所以这款主打大家一起傻乎乎的干傻事的游戏就成为了新宠。这是客观原因,更主观的原因还是游戏特性的问题,这游戏我到现在说不出来到底是强社交还是弱社交,但如果你想在游戏里面过的很舒适的话,必须进行社交,而这种社交互动就会带来一个问题——他们的岛都比我的岛好看,他们的小动物都比我的小动物可爱,他们的房贷都还完了!这些都是社交压力,而且这种社交压力由于现在有社交网络的高度普及化,你会发现带给你社交压力的人可能是一个素昧平生的人,甚至你根本就听不懂他的语言,但他的岛够好看……
这里插一个故事,我追我的EX的时候,我就说过“我不能让别的女朋友都有而我女朋友没有!”现在回想起来,这句话太恐怖了,别人女朋友有帅哥男朋友和舔狗我女朋友没有怎么办?难道我要去给她找个帅哥男友然后自己当舔狗么?
但这其实很大部分就是这些被社交网络带来的压力所困扰的人的心理原因——别人有的但我没有,我有的别人比我的好
还好动森没有评分系统,小动物也不是通过SSR来获取,不然啊!任天堂就可以收购微软了。所及既然没有评分系统,又没有稀有度系统(正版卡片amiibo有小动物稀有度,但官方定价是日元,某宝涨到了RMB,所以我就当它没有了,)而且那些好不好看也不会对你的游戏体验有任何影响,小动物给的配方是按照小动物的性格来定的,而互送礼物就是纯随机的,那么可爱的小动物和漂亮的岛唯一带给你的体验是游戏外的体验,就是别人几句夸赞罢了。
大概……我猜……之所以有社交压力有一个重点就是这次《动森》这个玩家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机玩家群体,大部分都是轻度的玩家,有些还是从手游端游转过来的网络游戏玩家,而现行热门的手游端游的那一套又和动森的理念完全相反。手游什么逻辑,首先手游的时间单位叫做“体力”,那么可以各种方式获得游戏角色,这些角色会影响你一次体力消耗下的效率,有因为游戏是持续运营的,不可或缺的新内容,新角色一定是比你现有的角色更强,你有得通过何种方式去获取,这样形成一个完美的逻辑,就是有好角色可以提高你的体力消耗的收益,而各种办法里面最有效就是——氪金。
但在《动森》里面呢?没有体力,没有角色差异,没有氪金要素,也没有量化的战力和数值,但玩家却试图用手游的那套游戏去理解这个游戏,那么,就出现了工作室,这里我分别就两个立场来说聊聊用手游逻辑玩《动森》这个事情。
1在商言商,我处于一个商人的逐利角度而言,既然有需求,那么这个市场就有人来做供给,这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如今已经进入商业社会了。但唯一的问题就是如果你是每个员工安排一台或者多台switch,来人工的方式来获取那些流通的钱、家具、工具,那没问题,就等于是玩家花钱雇人在帮他们肝,这的确没问题,但如果你提供的这些东西可能把我档搞坏,把我的号搞封,让我蒙受到了经济损失,那么这是商业道德的问题,这都不用玩家来指责他,自然有有关部门监管了。
2作为一个玩家,我看不少UP主在聊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依旧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常常用“我们应当接受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游戏理念”来规避网络暴力,这也是没办法的,毕竟自从把整个网络的“政治正确”放大以后,似乎对每个人的网络发言都要求必须按照一个非黑即白的鲜明立场!而且我有权因为你和我的价值观有冲突而谩骂和攻击你,甚至根本就不需要有什么冲突,只要你的观点里面有一句话可以被我攻击,那么就很抱歉,我就有攻击你的权利,举报你的权利。
可你在要求对方“接受理解和尊重时”你自己又在谩骂别人。为骂而骂。
所以作为一个玩家,对于用任何方式,包括不仅限于利用漏洞复制、氪金、改时间来透支《动森》游戏乐趣的玩家说一句:你们到底图什么?如果你们说每天工作太累,社交圈里的朋友都已经还完款、整完地,赶走了丑的小动物,而我如果不跟上他们的脚步就会害怕被孤立,被歧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种圈子不适合你,你可以找同样和你一样工作很累的朋友一起玩,为什么非要挤进那个节奏和你完全不一样的圈子里去?游戏本身没有催促你,我想那些朋友也没有催促你,你去跟他们要家具要摸妹妹要大头菜信息,他们有没有因为你贷款没还完、地没弄、一岛全是大猩猩而不让你上岛了么?我所有聊《动森》的社交圈里都没有人去歧视那些进度慢的玩家,但如果你改了时间花了钱复制过东西,很有可能把这些人的岛给搞坏,号被官方BAN掉,那你的努力却带给别人的是威胁,你觉得你所得到的歧视是因为什么?
当然,如果你只是单机,那随便你怎么样,因为你影响不到他人。
居然都三千多字了,没想到啊,那么这里就简单的聊聊我目前对《动森》这个游戏的看法吧。基本上我把它当作一个社交的工具,我有什么都会和别人分享,偶尔会做一些有趣的活动让朋友们参加(比如昨天的抽盲盒就挺有意思的)。毕竟这个游戏所有积累的家具、衣服、大部分都游戏里网购回来,钱从来不缺的,毕竟有56个依然活跃的用户可以保证你大头菜无论买多少都不会亏(除非你自己贪)。那么这个游戏我玩的还有一个点就是通过布置岛来“整活”,可能大部分都看过我的“足疗店”“打胎补气”“赌石场”“发廊”,我觉得岛就是一个箱庭,就像我小时候玩沙子一样,想怎么摆就怎么摆,不行就重新来,岛建更应该是软装修,而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任天堂在岛建这一块给出这么低效率的施工方式完全是为了和他整体以天为设计思路契合,毕竟怎么可能几分钟把整个岛挖平,又不是中国速度。但对话的繁琐我还是很不喜欢的。每天的《动森》给我的感觉都是一期一会,而岛民带给我的生活感小小的,暖暖的。但又时刻的提醒我我就是岛上的唯一工具人/笑哭
彩蛋:最近国行PS服务被补丁了,网传XB和Switch也会被补丁,这事儿就弄得我莫名的火大,毕竟我们这代游戏玩家可是在小学就因为打游戏在升旗仪式上被罚当着全体师生的面宣誓要和游戏机做告别的一群玩家,也算跟着电子游戏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吧,我们都知道国内的游戏环境是国内所有那个年的游戏人像捧沙子一样一捧一捧的把整个游戏环境捧出来的,如今三大平台都有了国行,是多么的弥足珍贵,但我们的环境没被父母师长所毁掉,但可能会土崩瓦解在我们的同龄人,额,不对,是我们的后浪青年手上,这真的不能接受。如果最终三大平台被逼出中国市场,我会十分愤怒的。
另外主机玩家处境已经很艰难了,为什么还会处于网传的鄙视链顶端,这就很魔幻了,更魔幻的是,这种游戏环境下,为什么手游作为最近几年的舆论重灾区,还能独善其身……
喜欢桌游的律大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ayoua.com/mygx/6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