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万物之本。所以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水的价格却很低。钻石对人的生命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但是价格却很贵。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需要引入经济学中的一个叫做“边际”的概念。边际就是“新增”带来的“新增”。例如,小王开一个包子铺,假设需要店铺租金1万,蒸笼元,面粉元。如果小王只做一个包子的成本就是11元,做第2个包子新增的成本是2毛钱,第3个、第4个……第个,新增的包子增加的成本都是2毛钱。这个每新增一个包子增加的投入成本2毛钱,就是边际成本。
假设一架飞机有个座位,飞行一次的成本是10万元,这样每个座位分摊的成本是元。为了不亏本,航空公司的票价应该不低于元。可是如果有一个航班,飞机快要起飞了,可是还空了10个座位。这时航空公司可能会以元的价格,将机票全部打折出售一空。为什么呢?这不是亏本的买卖吗?其实,航空公司一点也不傻,虽然元的价格低于成本价,但这一趟飞行的成本是固定的,只要剩下的空位每多卖出一个,航空公司增加的成本几乎为零,就相当于多赚元。
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即产品的规模化,边际成本呈递减的趋势。当下我们每个人都在享受工业化带来的便利——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工业化的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规模化,由于边际成本递减的规律,使得低价成为可能。
一支普通、毫不起眼的铅笔,你在商店可能几毛钱就能买到一支。但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单独制造一支,价格可能大到让你吃惊。首先,做一支铅笔,你需要材料吧,这个笔杆是用木材做的,需要砍树吧,砍树需要锯子、车子、绳子,以及无数用于砍伐和将砍下的树木搬运到铁道旁的各种设备。其次是笔芯,笔芯里用的是石墨,石墨开采需要挖矿的工具,需要轮船,需要用纸袋把石墨装起来,还要加上黏土精炼,需要用到氢氧化铵、增湿剂、类似香肠研磨机用来切割的机器,为了提高强度和顺滑性,还需要石蜡、经过氧化处理的天然脂肪等等。笔杆上需要涂上六层油漆,制成油漆需要蓖麻油。笔杆身上那一点金属箍,是黄铜的。金属箍上的黑圈是黑镍。还有用来擦除的橡皮,那是用一种叫硫化油胶的东西制成的。这所有的材料、工具、人工加起来就是自己单独制造一支铅笔的总成本,它远远高于我们能买的的铅笔的几千上万倍!
边际效用是指你每多吃一个包子,所能带来的新增的享受。你吃第一个包子,会觉得很美味,整个舌尖味蕾全部打开,感觉到的都是满满的愉悦感,这个包子带给你的效用就很高。吃第二个包子,你也觉得还挺不错,这个包子带给你的效用就会少一点。吃到第三个、第四个的时候,你可能已经完全不想再吃了,新增的效用也一点一点减少。随着你消耗产品的增加,边际效用慢慢减少,就叫边际效用递减。这种随着产品消耗的增加,新增效用慢慢减少的现象,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是一对孪生兄弟,总是成对出现,并且两者趋同。你吃包子的时候,包子带给你的边际效用会随包子个数的增加而递减,当吃到一定数量的包子时,我们就会停止不再吃了。也就是说当你吃包子的边际效用,降到一定程度,就会低于包子的价格(你需付出的成本)。这时,你就不愿意继续为包子继续付费了。可见,吃包子的时候,或者在消耗其他商品的时候,总会朝着边际平衡的方向去演变,边际效用最终趋同于边际成本。
回到钻石和水的例子中,我们就可以理解,虽然水对我们的生命很重要,当我们手里有了钱,首先买的是水,当水已经多到足够满足我们生活所需,并且还有很多剩余的时候,水在我们心中的边际效用就非常低。这时,可以满足我们虚荣心的钻石,就会给我们更高的边际效用,所以其价格自然就比水更贵。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边际平衡的一把“好手”。选择读书还是游戏,选择和什么人交往,买什么商品,都需要我们付出有限的时间和价格,这些投入的时间、花掉的金钱,就是我们付出的边际成本,它对应的是另一端——这些商品、这些人、事、物在我们心中的价值,即我们感受到的边际效用。
你的边际成本是支付给游戏、毫无意义的应酬还是用在学习、用来陪伴家人?试着找出边际成本另一端的边际效用吧,他们代表的也正是你真实的价值取向所在。认真审视这些边际效用背后的价值取向,你也许会看到更加真实的自己!
日拱一卒。让理财更自在,让人生更自由。